網友說,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個性急躁,每次作業都亂寫亂撇,請他擦掉重寫,就開始生氣不耐煩跟我吵架;他常常為了想玩而寫很快,但又需要花時間再訂正,也有分析給他聽,但他老是這樣...
他參加籃球隊也跟教練鬧得很不愉快,他不小心被教練的球打到哭了,我想一定很痛才會這樣,但教練說男生不可以哭,他很不高興就一直抱怨,教練也被他惹怒了,請他以後不要再去上課,孩子也說本來就不想上;我覺得很可惜,孩子本來是喜歡的,但當年紀越大,教練開始會嚴格要求,做不對會被罵,他就說不喜歡了。我很困擾,常常感到很無力,不知道我還可以做什麼。
信中提到的這些過程聽起來孩子都感受到了挫折,例如寫作業被改正、課堂上被糾正、以及教練打中他卻還責備他等等,因而產生了憤怒不悅的情緒,因為生氣的情緒而做出或說出了急躁的話語和行為,而這些都是令聽者感到相當不快的。
媽媽努力地理解孩子實屬不易。理解孩子是「因為生氣不耐煩、急著想出去玩、作業越急卻越做不好」、「他只是心直口快,真的不是壞孩子」,以及「被教練打到一定很痛、教練也怒了才叫小孩不要再去打球、孩子也回說本來就沒有想打」;這些思考都可以看見媽媽想要理解孩子的背後用心,而這讓我對於孩子未來絕對會漸入佳境抱持著強大信心,只要父母不放棄理解孩子,孩子就不至於自我放棄。
孩子的自尊心強,不喜歡聽到別人說他不夠好,只要聽到這件事情就會讓他暴怒(作業要擦掉重寫、公然指責、以及老師說他有愧於一個男子漢)。我要說的是,自尊心強並不是缺點,這是孩子自我價值感的來源。只是有些孩子會誤以為如果有人說他需要改進的地方,他就真的不夠好;其實不是的,我們要讓孩子知道,只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,所以無論如何他都很好,只是可以有進步空間。 (兩句話說法不同,聽起來感覺就很不一樣,對吧?!)這一份安全感可以讓孩子更能承受和面對別人的指教;我們愛孩子,而不是愛很棒的孩子。
1. 忍住、同理情緒、思考原因
2. 使用安撫線索(如開水、水果等)等待情緒下降
3. 擁抱,修復關係,告訴他無論如何你都愛他
4. 替孩子保有自尊並同理回應孩子的行為脈絡
5. 善用長處培養信心
6. 思考可以減少挫折的改善方向
7. 討論雙方都能接受的情緒宣洩方法,對於未來賦予信心
爸媽在管教時感受到的無力無助極可能也是孩子對自己所感受到的,而那長期下來會讓孩子沮喪與失去信心。所以,就算教養的路上起起伏伏,也請爸媽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去理解自己的孩子;只要不放棄,孩子也不會放棄讓自己更好的!
精采文章,請點擊下方連結繼續觀看: